11月18日,利德人才研究院于宁波(北仑)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隆重举办了东方学子 “甬”有未来 利德赋能 逐梦优岗—利德智能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第四期)的开班典礼。近30名黑龙江东方学院学子们齐聚利德人才研究院,共同踏上为期近两个月的智能制造赋能实训之旅,旨在提升学生提升技术技能,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经过前期的简历筛选、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的层层面试,近30位学员将在利德智造实训中心进行为期50天的封闭式实训,全面提升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将通过企业参访、企业实践环节提升岗位认知,并在最终对企业岗位胜任能力的各项考核后,实现高质量就业。
领取学生手册及开学大礼包
利德人才研究院招就部部长、本次项目负责人郭璐珊表示,利德为本次培养项目,精心设计了定制化的课程,安排了产学专家和双师双能型师团队授课,提供产业级特训环境和企业级实训项目进行实操,帮助我们的学生完成从学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诚挚希望学子们秉持着认真学习的态度,以踏实钻研的精神,深入每一个知识要点与实操环节。每一次对智能制造技术的探索,每一次的实践操作,都会让大家离成为优秀的智能制造领域人才更近一步。
来自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一班的学生代表于汇博表示,在之前的实习经历中,深刻体会到了学校所学的知识与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能有很大的差距,希望能够通过利德赋能实训项目更系统地学习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利德智能产业人才研究院副院长樊壮表示,利德人才研究院作为宁波市产业人才学院,始终秉持义利公益、修德育人的教育初心,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来做好本次东方学院的培养项目,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实现同学们实现高质量就业,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同时为宁波与北仑引进优秀的应用型、研发型技术人才,更为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源源不断、生生不息,为我们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黑龙江东方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王涛表示将与利德一同探索与实践政行校企产教融合的高质量教学路径,去触摸最前沿的知识“脉搏”,切实提升学子们的视野和技术技能,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人才引育的项目,更是高校、企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王副院长着重指出,利德人才研究院在课程设计上紧密贴合企业实际需求,他寄予厚望于学员们,期望他们能不惧困难,通过实践锻炼迅速提升专业技能,为胜任智能制造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宁波市北仑区人才综合服务中心顾贤贵老师在开班仪式上发表了致辞,他对利德人才研究院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表示肯定,同时介绍了北仑区的区情和人才政策,他表示北仑区是宁波市的重要制造业基地,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北仑也为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和发展机会,期待各位学子留在北仑,与北仑相互成就,共获成长新突破,为制造产业的升级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开班仪式的顺利举行,意味着利德智能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第四期正式开训,项目将以电气设计工程师、PLC编程工程师、自动化运维工程师及项目工程师就业为导向。学员通过为期50天高强度集中式实训,从专项基础训练到项目综合实践,使学员掌握包括电气绘图、编程操作、电气项目综合设计调试三大维度岗位能力,能够熟练运用EPLAN独立完成电气绘图工作,能够快速阅读PLC程序,锁定故障并快速修改故障程序,熟练使用工业机器人的示教,修改并赋予正确路径,保证生产正常运行。具备能在资深工程师的带领下能识别电气系统的核心功能与关键控制点完成电气系统的方案设计,并根据采购周期和生产周期,完成成本核算、BOM表、图纸和程序设计等关键任务的能力。除此之外,在培养过程中以利德“六真”实训软硬件综合学习环境以及职业素养提升,帮助学员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顺利过渡,成为真正胜任企业岗位要求的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